1996年的冬天,當時我到紫云縣猴場鎮打納溝村去調研當地農戶生活狀況時,路遇四個小女孩,小的只有五歲,大的也不過11歲,每個孩子的肩上承擔了不該承擔的重負,四雙明亮的眼睛猶如放射的電流直觸我心。渴望、乞求、未來、希望……讓人思緒萬千,至今記憶猶新。也正是這一雙雙明亮的眼神象一座座航海中的燈塔,照射著我,二十年來在山蒼子產業扶貧的路上前行……—— 黔中香創始人 郭貴明
帶領農民開墾荒山,種植山蒼子樹。給農民群眾發放種子的同時,教授他們如何有效的種植以及培育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,為大山深處的農民群眾,開拓一條就業之路。
邁出實踐扶貧的第一步:1997年第一次分紅。幫弱勢群體共同致富,初心從這里開始。
工業科技提高農產品附加值。運用分子蒸餾技術,將山蒼子果實轉變為高純度檸檬醛,再經過調香師的魔變,天然芳香產品孕育而生。
正如屈原先生筆下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”我終將帶著20年前的選擇,帶著信仰,帶著黔中香,始終不渝的在這條鋪滿荊棘的路上,砥礪前行……